《文茜的世界周報》
【韓國成功管控疫情經驗,近來成為西方媒體及專家關注的重點之一,其中非常重要一個關鍵是運用了「大數據科技手段」,尤其是在流行病學的接觸及擴散追蹤調查上,手機網路及信用卡系統的各種數據貢獻最大。韓國經歷了2003年的SARS,2015年的MERS之後,將追蹤感染途徑做為最重要的防疫策略,為此積極尋求AI公司的科技技術合作,國會也通過修法,授權政府可以在傳染病爆發,國民健康受到威脅時,以非常手段取得個人訊息,而不受隱私保護等相關法令的限制。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,韓國政府立刻採取了強力追蹤手,透過手機定位及個人信用卡等數據,追蹤感染者的移動路徑,去過的地點,甚至是在電影院裡坐的座位號碼,全都透過大數據資料,鉅細靡貴的查出來,也輔助CCTV進一步找出可能與感染者有過近距離往來對象,然後進行全面篩檢。那些區域曾經發現確診者,還會以文字簡訊傳給全國民眾,做為預警。】
{內文}
大數據時代 科技data在這場新冠肺炎抗疫戰當中,扮演了什麼角色?
(新聞旁白)
在線應用程序和社交網絡,在與病毒的抗爭中至為重要,為了促使民眾參與防疫,韓國衛生當局向每個人的手機發送短信,提醒人們避免群聚活動,維持2公尺安全距離,並定期清潔房屋 打開窗戶通風,韓國衛生當局會傳送警示訊息,對全民通報新冠病毒確診發生位置,人們因此獲得詳細的感染者移動追數據,而像Ryan Johnson這樣的Web開發人員,則將這些信息收集並彙總到了網站上
(疫情通報APP開發者)
政府發送的資訊是文字訊息,民眾即使看到了地名,也無法真正知道它的確切位置,因此我嘗試將訊息匯整顯示在地圖上,人們就可以有效地看到確切所在,並且檢視自己是否去過那個地方
(新聞旁白)
「追蹤接觸者」是目前韓國最熱門的關鍵詞之一,它跟新冠狀病毒感染者的歷史 時間軸,和確診患者曾探訪過的地點,諸如確診患者去過的餐廳和酒店等信息,他們如何到達,利用了哪些地鐵線路或乘坐的巴士,甚至他們在電影院裡坐過的座位,
全部資訊都被一一揭露
韓國的防疫策略,一個月壓平每日新增病例曲線的經驗給出了答案,借助手機科技和網路大數據資料庫,將新冠病毒確診感染者於病毒潛伏期間的移動路徑,從去過的場所 搭過的巴士地鐵,甚至是電影院裡的座位號碼,事無大小全部找出來,衛生當局以此做為基礎拉開防疫網,找出感染源頭,也搜尋全部的可能接觸者,同時這些資訊會以即時簡訊方式,傳送到每一位民眾的手機裡,而疫情通報APP,再將這些文字訊息整合成地圖,就可以讓民眾隨時方便檢視,自己是否處在這些危險區域範圍內,全力追蹤感染者和接觸者,完全公開其移動路徑資訊的示警做法,是2015年MERS疫情中,學習來的寶貴一課 韓國政府和總部位於加拿大AI公司BlueDot進行合作,利用資訊科技手段,來追蹤及監控感染的擴散,韓國國會則通過修法,讓政府能夠獲得授權,當傳染病爆發國民健康受到威脅的時候,可以採取非常手段
取得個人信息資料,最終目的是讓病毒的擴散無所遁形。
(佛羅里達大學巴特利特學院倫敦分校副教授/jajuan son)
追蹤監控科技是對抗病毒的重要手段之一,即使政府擁有強大的篩檢病毒能力,但你不知道該篩檢誰,那麼篩檢能力再強也會受限,而在找出篩檢目標群上,科技追蹤監控手段是很大的助力
(防疫專家/Derrick Williams)
幾乎所有人在生活各項活動中,都會留下一些數位數據痕跡,手機如果開啟GPS或藍牙功能,網絡就可提供有關個人行如人在哪,或正與誰接近的隱私信息,或何時何地使用了銀行卡或信用卡,然後CCTV監控的地方,則可以透過面部識別技術,精確地鎖定某人何時在何地,韓國能夠成功遏制病毒傳播,而未採取封城等嚴厲手段,能夠精確追蹤感染者的移動路徑,關鍵就在綜合運用了這些科技手段
手機科技也被用來做為管控隔離者的手段,居家隔離者及入境韓國旅客,都被要求下載一款APP,每日二次上傳體溫等自我健康管理數據,而防疫人員則是藉由這款APP,定位相關人員位置進行監控,如果擅自離開隔離定點,防疫單位會收到APP的自動回報,如果沒有定時上傳自我管理數據,也會馬上接到電話關切,數位科技的運用,正是早期疫情獲得有效管控,疫情升高後也沒實施封城的重要關鍵。
(駐首爾記者/Jonathan Miller)
(全面科技追蹤)做法在亞洲比較能夠被接受,放棄部份個人隱私以換取更大的保護,避免受到殺手型的(covid-19)病毒侵害,這種做法獲得了大多數人的支持,政府透過數位科技 從信用卡和行動電話收集個人數據,獲取感染者詳細的接觸 移動路徑,甚至將這些個人訊息提供給全民做為預警,在民眾接近危險區域時發出警示
(Dr.Hoon Sang Lee/延世大學公衛教授)
我想這可以說是一種折衷取得平衡的做法,韓國在應對新冠疫情的做法上,既不是像英國的溫和做法,也不是中國的強勢手段,韓國做法是在犧牲個人部份隱私,與謀求公眾利益之間取得平衡
儘管西方防疫專家肯定韓國所採用的數位科技追蹤手段,確實有效控制了病毒擴散,但手機定位 信用卡記錄都涉及了個人隱私問題,但對追求自由和注重隱私保護的西方,想要完全複製這麼一種侵入性的追蹤防疫手段,可能並不容易。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-ryxdRslZqY